餐饮加盟资讯
当前位置:  首页 > 创业资讯 > 餐饮加盟资讯 > 郁达夫《故都的秋》:秋味入人心,悲凉生美感
郁达夫《故都的秋》:秋味入人心,悲凉生美感
2023-05-17 18:44 来源: 988创业网

原标题:郁达夫《故都的秋》:秋味入人心,悲凉生美感

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有散文名篇《故都的秋》,其主题被很多人争议。

有人认为《故都的秋》表现的是一种悲凉的心境。

我们的文化中向来有“悲秋”的传统,恰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诗歌《秋词》中写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,点出文人对秋的普遍态度,加之古代有“秋后问斩”的习俗,因此“秋”一般给人的是肃杀、悲凉之感。

回国后的郁达夫,长期从事进步革命文艺活动,在那样的乱世,他的处境可想而知。而他的婚姻与家庭,同样波折不断。

1934年,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回到年轻时生活过的北平,只为再次感受故都的“秋味”。

而《故都的秋》写作于1934年8月17日。

时隔多年,再次回北平的郁达夫生出了许多亲切感。

北国的“秋”味哪里独特呢?与南国之秋的对照便可自现——

从整体上看,北国的秋来的彻底:(江南的秋)“草木凋得慢,空气来得润,天的颜色显得淡……混混沌沌地过去,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,秋的味,秋的色,秋的意境与姿态,总看不饱,尝不透,赏玩不到十足。”

北国的秋,随处可以领略:“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,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,钓鱼台的柳影,西山的虫唱,玉泉的夜月,潭柘寺的钟声。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,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……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,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。”

再到一些秋的细节:“秋蝉的衰弱的残声,更是北国的特产,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,屋子又低,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,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。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……”“北方的秋雨,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,下得有味,下得更像样。”

文末再一次作比较(南国之秋)“比起北国的秋来,正像是白酒之与白干,稀饭之与馍馍,鲈鱼之与大蟹,黄犬与于骆驼。”

总之,这些对比处处可见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偏爱,在他眼中,北国之秋秋味浓烈,所以他不惜千里从杭州来到北平尝尝这“秋”。

品“秋”的绝佳方式:

“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”去感受秋味,“早晨起来,泡一碗浓茶,向院子一坐......从槐树叶底,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,或在破壁腰中,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,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。”

这里有很明显的文人雅趣: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与自己喜欢的人来往,即使居所破败,内心却也是满足的。

静坐在颓院里,泡一壶清茶,细数漏下的日光,观赏破壁腰上的牵牛花,郁达夫沉浸在北国之秋里,悠闲、迂缓、轻松、又享受。

由此也可以说这篇散文的基调并不全然是浓烈悲凉的。

独属于秋日的景:

郁达夫笔下北国秋景是极为轻柔而又热闹非凡的,十分有场面感。

秋日毕竟不似春天,万物复苏、满园绿色显然是更让人欣喜的。然而,秋天也是生命最后的绽放——那似花非花的槐树的落蕊,踩上去有极微细极柔软的触感;随处可以听见的衰弱的秋蝉嘶叫声也是那么可爱,就像家家户户养的“家虫”;秋天的果树,也是一种奇景,夹杂在淡绿微黄椭圆细叶中的红枣,柿子、桃子、葡萄,共同构成一年中最好的GoldenDays。

《故都的秋》当然可以理解为“悲秋”之作,但那北国之秋的美妙,同样是不能忽视的。

王国维曾说:“一切景语皆情语。”言为心声,如果没有对北平之秋的独特情愫,怕是很难产生如此优美的《故都的秋》。

下一篇:返回列表 下一篇:演员张桐:成名后为父母买房,和女友相恋6年结婚,40岁没孩子
资讯推荐
猜你喜欢

Copyright © 988创业网
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

友情提示:投资有风险,咨询请细致,以便成功加盟。